《明亮的星》是一部愛情傳記電影,講述了富家女芬尼和窮小子濟慈之間的愛情故事。芬尼被濟慈的詩集所吸引,兩人開始接觸并陷入愛情。然而,他們面臨著各種反對,但他們堅守著彼此的愛情。然而,濟慈患上了嚴重的肺病,兩人的愛情面臨著考驗。這部電影由導(dǎo)演簡·坎皮恩執(zhí)導(dǎo),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shè)計獎的提名。
簡坎皮恩的新片《Bright star》是一部非常銳利的電影。視角銳利,這不是一般的傳記片,而有它獨特的角度,感知銳利,這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覺,也充分帶動和滿足視聽觸嗅味覺得電影。影片每一個細節(jié)提供的豐富感覺相互牽扯和碰撞,像一杯印度chai茶在甜蜜綿柔里里透出的細密惱人的辛辣,無論是影像,音響,還是故事本身,無時無刻不表現(xiàn)出這種對照。
關(guān)于愛情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奠定了這種基調(diào)。特寫開啟全片,一片柔和溫馨的白光中,一塊看起來柔軟溫暖的織物突然被一根針刺破穿過——Fanny在縫紉。粗而硬的暗色針慢慢穿過織物,預(yù)示著電影的悲劇結(jié)局:看起來圓滿而溫馨的,終被一些不和諧的僵硬的東西破壞。溫馨和生硬,在這個鏡頭里詭異的共存,毫不融洽,又充滿各自存在的理由,使人必須接受。這就是我在這部電影里讀到的主題,美好的,悲劇的,浪漫的,無奈的,偉大的,自私的,瘋癲可憎的,優(yōu)柔可憐的,集種種矛盾于一體,并不見得那么那么值得推崇和完美,卻又是超越一切的和美麗的愛情。就像塵埃里開出的花朵,美麗,也扎根于塵土,并被輕易飛揚的塵土包圍,柔嫩光潔的花瓣上沾滿了灰塵,饒是灰塵,也還透出熠熠的光。
電影主要講述濟慈和法妮的愛情,一條隱線包含了濟慈的朋友與法妮女傭的一段最后木已成舟的艷遇。這里沒有一對體面的完滿的愛情,沒有一個可值得熱愛的人。無論是濟慈或者是法妮,很多時候都是可憎的。濟慈是一個可憐的失敗者,他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貧病交加,軟弱唐突。法妮是一個自私自利的控制狂,她全家人都被她的喜怒所折磨,她不知所措的時候會大聲喊“媽媽”,冷酷的指揮弟弟妹妹為她做一切事情,只有在濟慈讓她心情好的時候,或者需要別人扶助安慰的時候,才會對弟妹表現(xiàn)出溫柔。她一直向自己的家人索取,從來不為他們付出。當(dāng)女傭抱著新生的孩子到她家里做客,只有她絲毫不看那孩子一眼,因為她心里只有在羅馬的濟慈。絲毫全世界都在為這兩個瘋子付出,全世界都在寵愛他們,看著他們在愛情里面折磨痛苦,因為他們的愛情也并不見得完滿,僅僅是狂熱。
可是他們的愛情又那么的美麗。電影里有太多太多從日常生活中所能抽取的最美麗的細節(jié),比如鮮花盛開的春天;敞開的窗口吹進春風(fēng),照進溫柔的陽光,撩動窗簾和裙子;比如兩個人的情詩;屋子里的蝴蝶;透過墻縫塞給對方的紙條……濟慈瘋了一樣在大雨中徘徊在法妮的屋外,來找她時病發(fā)倒在她家的花叢下幾乎死去,法妮在得知濟慈死訊的一場哭戲尤為精彩,那些癲狂是他們愛情美麗的極致。
就是這種矛盾一直糾纏著整部電影,這是這部電影的好處。當(dāng)然有很多電影講述愛情里的障礙,但那些影片無論是愛情部分還是障礙部分,都做得十分平滑完滿,而且將愛情與障礙絕對化——相愛的兩個人是值得愛的人,困難是無可奈何的絕對的困難,這樣增加了戲劇效果,觀眾的感情傾向也容易的多??墒沁@部電影則不同,愛情是一塊粗糙扎手的羊毛毯,障礙是戳破羊毛毯的地上的荊棘。美麗溫暖,而尷尬卻無處不在。也許很多的時候,生活里面的愛情的確是這樣的,一點兒也不純粹。法妮的女傭沒有過多著墨,看起來是個單純的姑娘,但她也不是完美的,她看起來更像一個傻瓜??墒撬龕鄣暮苷嬲\,一個笨拙的傻瓜愛的真誠而愚蠢,是不是好的愛呢?
關(guān)于音響和影像
這部影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它的音響運用。和大多數(shù)講述名人愛情故事時候那種協(xié)調(diào)的,平滑的,刻意將環(huán)境音打磨干凈的電影不同,這部電影里存留了許多粗糙的環(huán)境聲音,雖然并不見得是美好的或者美化的,但卻使得一切有存在感和立體感,在聲音里面聽見空間和情緒。
利用環(huán)境音響來制造效果的,著名如《羅塞塔》,給人感覺就太過,刻意的強調(diào)粗糙和真實,將所有空間塞的太滿,反而可供感知的余地就很小。但是這部影片里的環(huán)境音效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出影片的質(zhì)感,坎皮恩的女性細膩敏感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之前我已經(jīng)說過,這是一部調(diào)動所有感官的電影,許多鏡頭從私密角度出發(fā),放大而不是放大后美化細節(jié),加上聽起來甚至干澀的環(huán)境音效,并不見得讓人“身臨其境”,但是能充分感知主人公的處境和情緒。而許多的細節(jié),我猜是女性獨有的。
我很欣賞濟慈和法妮慶祝訂婚的這場戲。法妮一家人和濟慈在法妮家屋外的山野里慶祝他們訂婚,人們起舞,但是現(xiàn)場沒有音樂,也沒有畫外鋪設(shè)的音樂,只有人們拍手和口里打拍子,舞蹈卻跳的熱烈,山林美麗,濟慈的耳邊還插了一小束紅花。這里的聲音顯得單調(diào)干澀,并不十分的歡慶,拍手的聲音甚至突兀,再和人們的笑臉、歡樂的舞蹈與美麗的環(huán)境對比,是一種恰如其分的尷尬、蒼涼、無奈。于是,音效貧瘠、主人公貧病中的歡樂顯得尤為艷異和燦爛,同時也尤為悲涼,有一種愛情和生存的掙扎在摩擦與消耗生命的無奈與絕望。當(dāng)然,這部電影也有音樂,讓人過耳不忘的古典民謠風(fēng)格的美麗音樂,就像山崗上吹過的那些失落的傳說。
以一種完美超越的姿態(tài)美麗燃燒著,以一種尷尬絕望的干澀迅速枯萎著,是這部電影不同走向的極端,卻時時刻刻并存交織,帶給觀眾的是內(nèi)心不能舒坦平靜的折磨。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