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杜十娘》是一部喜劇片,講述了杜十娘這個美麗而孤傲的絕色佳麗渴望找到真心愛護她的人的故事。她遇到了窮酸的秀才李甲,他愿意用錢來贖回杜十娘的自由。然而,李甲的故交孫福卻想用錢換取杜十娘。李甲在失落和財物耗盡的情況下同意了這筆交易,導致杜十娘憤怒地選擇自殺。這部電影以喜劇的方式展現了杜十娘的遭遇,同時也反映了人性的復雜和社會的黑暗面。觀眾們在歡笑之余,也會對人性的貪婪和道德的淪喪產生思考。總的來說,《花魁杜十娘》是一部充滿了笑料和深意的電影,值得一看。
我覺得這個片子是很不錯的,在大俗大雅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導演實現了他的追求,不想讓這電影成為迂腐的道德說教,成為搞笑的鬧劇或者癡情女子負心漢的俗套的悲劇。他做到了。
上半部分很熱鬧,但依然能說得上好看,因為對白很精彩,而且舞蹈和背景音樂都真是很漂亮。震撼人心,剛進入那個話花紅酒綠的世界,不僅李甲睜開了眼睛,來了一次感性啟蒙,連觀眾都全身心進入是很放松的。那些看慣了文藝片的人甚至會覺得氣氛太熱鬧,太俗氣,這也就是導演刻意要追求的效果。沒有明中葉以后感性的大解放,那里來杜十娘的故事呢?世風日下、道德墮落是一定的了,掩不住道學家嘴臉的不只是太學生們如李甲和柳遇春,甚至還有和尚,很容易使人想起李贄在明代就被人罵做狂禪的事情。
愛情還是以愛情的原初面貌出現的,并蒂的荷花是純情,李甲的慌張反添了幾分厚道與可愛。最惹人喜歡是十兩和他的小狗。他們清白簡單的生活真讓紅塵顛倒中的杜十娘們羨慕,然而,杜十娘卻用一個小小的試探事件輕易間毀滅了這樣簡單的幸福。電影語言的表現是很獨到的,五顏六色的晾衣桿嘩啦啦倒下,似大廈傾,一個傾注了少女真情與希望的明天瞬間化為烏有。它讓我們看到人性是殘酷的,杜十娘輕易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路上親手剪滅了別人的幸福。一個杜十娘像火中的鳳凰,洗盡鉛華,涅槃重生,一個清白而又清純的小十兩卻目光呆滯地走向了對她來說無異于死滅、甚至生不如死的日子。薩特說,他人是地獄,可說得有道理。杜十娘是十兩的恩主,也是最終親手埋葬她的地獄。
前半部分不免鬧哄哄,后半部分給人的感覺卻可以說是沉甸甸。探討了好多東西,杜十娘不能做到真正的洗心革面,她走不出自己昨日的陰影,不能真正變成另一個人,雖然那是她夢寐以求的事情。河邊送別嘈雜的一幕,江畔花船上的創(chuàng)傷記憶,孫福的調戲,李父的嚴厲。李父甚至無需說清什么,那方言壓根誰都無需聽清,因為他暗示的就是交流之不可能。杜十娘面對的是一個無聲的壓抑的世界,或者一個有聲的嚴酷的世界。沒有李甲的愛情,她無法生活下去。李甲的愛情也在酒醉之后顯示出了它本來的脆弱。十兩不過是一個小角色,導演卻抓住了這個小角色,讓我們看到愛情本身是靠不住的這一殘酷的真實。十兩對李甲不意味著什么,就像杜十娘對李甲不真正意味什么,在生之苦海里,每個人最終要救出的只有自己。愛情是個徹頭徹尾的神話,有人說,愛情就像鬼,聽說過,沒見過。
男人與女人,道德與情感,理性和感性,金錢與愛情,這些很原初的東西支撐著這個電影往下進行,所以杜十娘死于憤恨、死于絕望、死于幻滅,如果以后的女人們不警醒,這樣的悲劇就會不絕如縷的重演下去。不管是在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不管是良家女子還是風塵女人,永恒的悲劇是跨越時代、跨越身份、跨越古今的。不是性格、不是命運,是人性的悲劇本身,是人性不可超越的力量本身才更顯出悲劇的震撼力度。
杜十娘為一個不值得她殉情的李甲死了,而我們看得出,李甲也并不是多么的可惡,這個形象很真實,真實得就像我們的鄰居,我們的朋友。他的道德只是中人,只是庸人,經不住誘惑的庸人,擔不起責任的庸人而已。他只是一個有時軟弱有時善良有時多情有時又有些市儈的普通人,他永遠想不透杜十娘為什么要去死,就像杜十娘永遠想不透李甲為什么會負她。人與人之間如此不同卻能哪怕有一刻刻骨相戀,相戀而又不能常駐,生命常逝而一意強求愛情永恒,也許是悲劇的真正原因吧。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