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子疑云》是一部1928年上映的懸疑驚悚電影,故事發(fā)生在電話局,主人公克莉斯汀是一名接線員,她的兒子沃特突然失蹤。經過五個月的搜索,警方找到了一個孩子,但克莉斯汀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并非自己的親生兒子。她多次要求警方澄清事實,但卻遭到阻撓和指責,最終被送入精神病院。牧師古斯塔夫為了揭露警方的暴行,為克莉斯汀呼吁。與此同時,探員萊斯特在偵辦一起偷渡案時發(fā)現(xiàn)了一宗重大的連環(huán)兒童殺人案,似乎與沃特的失蹤有關。萊斯特開始揭開真相?!稉Q子疑云》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懸疑驚悚電影,通過展現(xiàn)克莉斯汀的堅持和牧師古斯塔夫的幫助,揭示了警方腐敗和權力濫用的黑暗面。故事情節(jié)緊湊,充滿緊張的氣氛,演員們的出色表演也為電影增添了亮點。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僅可以享受緊張刺激的劇情,還能思考人性和社會的復雜性。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昨晚去電影院看Clint Eastwood的新電影《The Changeling》,導致去吃夜宵大家竟聊了很久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驚恐發(fā)作,導致回來還對著ff哭了一場。情緒很濃稠的那樣。帶著毛巾擰不干凈水似的情緒失眠了。
說這部電影not easy to watch,but you got to give it a try. Powerful是很貼切的詞,我一時竟找不出對應的中文。在那個Captain(刑偵隊大隊長吧)Jones剛開始狡辯說這個小孩就是Angelina的兒子的時候,我一瞬間覺得Eastwood有用力過度的痕跡,但這個感覺很快消失。
事實是,后面對故事的演繹令人窒息,用手揪著胸口也無法緩解的窒息。
直至結尾,我再也沒有空閑考量導演用意或是鏡頭運用。
絕大部分影片拍攝的背景時間是1928年的洛杉磯,現(xiàn)在回想起來Eastwood用的色彩很輕,陽光也很淡,樓房稀疏的洛杉磯寬闊街道總蒙著一層薄薄的塵土, Angelina總穿灰色棕色的大衣。唯一的亮色是街道上紅色的有軌電車。
但是,從假兒子出現(xiàn)始,影片的情緒濃稠到我坐在座位上也動彈不得,空氣也凝固,二百多人的廳竟無雜聲。
幾處不動聲色的爭執(zhí)場景,沒有嘶叫或嚎啕,只見暗流涌動斗智斗勇到幾要爆發(fā),但導演終究沒有讓它爆發(fā),觀眾情緒也如注鉛的汽球,沉重到底,又懸于半空。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Angelina和精神病主治醫(yī)生首次診斷那場對話。由于之前有盟友妓女的告誡“there's absolutely no winning with the doctors. If you smile too much, you're delusional. If you smile too little, you're depressed. If you're neutral, then you've lost touch with basic human emotions. All anyone can do is learn how to behave properly”做鋪墊,此段之濃墨重彩的你來我往,醫(yī)生的口哨與輕佻,Angelina的強作鎮(zhèn)定的回答與每次被駁回的嘴唇顫抖與掩飾不住的一再睜大的絕望雙目,絕對會成為影視編導教“內在張力”的經典教材,以及不知為什么令我聯(lián)想到文革中重量級問話的對峙。
此片由30s大蕭條時期真人真事改編,場景復原足以以假亂真,這還是其次,我無比折服的是Eastwood怎么能把握真實世界到這種地步!
是的正是真實。
正是知道每個人物都真實的存在于歷史,真實令人窒息。
單身母親對自己唯一兒子的尋找當然是偏執(zhí)的。
警察局和各種醫(yī)生、精神病院的勾當和狼狽為奸入木三分。
弱勢的女人面對強權國家機關先是懇求再到糾纏一遍遍哭述,自己先道歉情緒失控再繼續(xù)懇求,都是因為老百姓對國家機關還報有希望啊,多么真實!
強權機關的代言人Captain可以首先指鹿為馬逼一個母親認陌生人做自己的兒子,技術嫻熟,可惜撞在母愛的槍口上。爾后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母親是想逃避家長責任,想水性楊花。在弱勢者奮起反抗揭露真相后使出殺手锏直接關進精神病院讓她有口難言。多么真實的‘心路歷程’!
殺人犯上絞刑架前一刻還認真對牧師微笑一廂情愿認為自己獲得饒恕可入天堂,下一刻便崩潰如無骨爛泥,連我都不禁自我代入了一瞬膽戰(zhàn)心驚!
在法院宣布三項振奮人心的判決,n年后Angelina看似重新開始生活后,
導演在片末字幕最后一句毫不留情扇了每個認為這部影片有個光明結局的人一巴掌:She never stop looking for her son for her life.
讓觀眾情緒滿到極致,又不予釋放,不是Eastwood誰還有這種魄力!
多么窒息的真實:你能夠跟強權斗爭,能夠讓法院判決執(zhí)法機關從此無權將嫌疑人送精神病院這樣人權勝利的一大步,
但是你的兒子回不來了。
你也永遠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注定要帶著兒子歸來的渴望抓撓著內心一輩子,直到死。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