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天國王朝》是一部融合了歷史、戰(zhàn)爭和劇情元素的影片。故事發(fā)生在十二世紀的法國,年輕的鐵匠貝里昂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是十字軍將領(lǐng)戈弗雷失散多年的私生子。為了尋找救贖,貝里昂決定跟隨父親前往耶路撒冷。貝里昂勇敢善戰(zhàn),憑借其出色的表現(xiàn)成為備受國王賞識的武士。與此同時,美麗的公主西貝拉也對他暗生情愫。在耶路撒冷,貝里昂深深地被當(dāng)?shù)啬吧嫣氐奈幕?。然而,隨著戰(zhàn)役的增多,貝里昂逐漸領(lǐng)悟到父親曾經(jīng)教導(dǎo)他的和平與真愛的真正含義。在這個危急時刻,貝里昂挺身而出,發(fā)誓要捍衛(wèi)“天國王朝”。影片通過精彩的劇情和戰(zhàn)爭場面,展現(xiàn)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探討了和平與愛的重要性。觀眾們將會被電影中的精彩演技和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所深深吸引。這部影片不僅僅是一部戰(zhàn)爭片,更是一部關(guān)于人性和信仰的探索之旅。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我愛《魔戒》,愛到想看第九遍,而且要看加長版。但那不是因為加長版比劇場版更好看,雖然愛《魔戒》愛到希望它加長到每部40個小時,可我還是覺得劇場版更緊湊,加長的那些內(nèi)容90%屬于可有可無甚至不如不加,因此在我看來加長版確實如人所說是電影公司拿來賺銀子的。所以雖然早聽說《天國王朝》加長版好過劇場版,還是不太有決心奉獻那筆銀子,雖然沒幾個錢而且也不是讓電影公司賺是讓D版商賺。實際上,我是不太相信加長50分鐘就能讓先天不足的畸形兒變成白白胖胖的健康寶寶。
事實證明我錯了,又一次錯的離譜。把電影公司的剪刀手叫“腦殘”一點都不冤枉他們,《天國王朝》的加長版和劇場版簡直就不是同一部電影,難怪看過加長版的觀眾會大喊“謀殺”,有評論認為電影公司謀殺了斯科特最好的一部電影,一部有可能名垂青史的史詩杰作。而被謀殺的原因竟然如此地簡單——太長。美國有個資深影迷憤怒地說,如果一部電影好看的話,憑什么認為我會嫌長?可是,似乎也不能不承認,是觀眾養(yǎng)足了電影公司的胃口,如果沒有習(xí)慣了邊嚼爆米花喝可樂邊對女主角三圍評頭論足的觀眾,電影公司憑什么來判斷觀眾只能坐145分鐘而坐不到194分鐘?沒能在劇場里看到本來應(yīng)該看到的杰作,這也算觀眾咎由自取吧?
的確是一場謀殺,不,簡直是屠殺。男主角被殺掉一半甚至一大半,女主角干脆就殺得只剩下一具尸體了。故事被砍得七零八落,人物思想行為完全沒了邏輯,只剩幾個老戲骨屹立不倒,只剩一個面具國王輝煌燦爛,只剩一場攻城大戰(zhàn)刺激觀眾眼球,有人戲稱電影公司是把最貴的留下其它全砍。把劇場版叫“爛片”可能有點過分,畢竟就這些殘缺不全傷痕累累的片斷,也曾經(jīng)讓我震撼過,感動過。而加長版的《天國王朝》才是真正的杰作,看過加長版才知道這是一個由豐滿的人物演繹的完整的故事,而不是一堆零星的場面拼湊成的雜燴??赐昙娱L版才知道,被殺的半死的Balian原來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是導(dǎo)演理想的寄托。
救活男主角,還原Orlando Bloom
《天國王朝》票房慘敗,讓Orlando Bloom幾乎徹底失去了成為演員的可能,似乎他命里注定只能當(dāng)明星。有人偏激地認為是他毀了整部電影,這實在是過分了,如果一部電影能被男主角毀掉,那說明這部電影除了男主角什么都沒有。我依然認為開花是花瓶,依然認為他沒什么演技,但看完加長版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斯科特會認為Orlando是“合適”的,我一直覺得是制片方的意思,現(xiàn)在我不這么想了。
劇場版的Balian因為教士偷了妻子的十字架而殺人逃亡,連累死了生父,卻好命地跑到圣城去當(dāng)了領(lǐng)主,更好命地受到公主的垂青、國王的寵愛,但是當(dāng)國王要他跟公主結(jié)婚繼承他的王位來拯救圣城,Balian卻假模假式地拒絕了,結(jié)果莽夫Guy當(dāng)了國王,狂妄地與薩拉丁開戰(zhàn)而且全軍覆沒,危在旦夕的圣城于是落到了要靠一個鐵匠來守衛(wèi)的地步。最終選擇了投降的Balian是個英雄,但這個英雄卻對收復(fù)在自己手里丟失的圣城毫無興趣。這個人物從頭到尾都顯得莫名其妙,行事沒有邏輯可循,也不知道他的信念和原則到底是什么??吹阶詈髮嵲诤芟肴缒尘W(wǎng)友一樣拍著桌子喊,動機!動機!!人的行為是要講動機的,從這個人物的行為當(dāng)中卻找不到動機。這個莫名其妙的鐵匠算是把原就沒多大本事的Orlando Bloom害了個徹底,順便也把斯科特選角眼光的聲譽也害了個徹底。
卻原來,Balian從來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鐵匠,加長版告訴人們,他是個設(shè)計師、機械工程師,在這個故事發(fā)生之前他就曾設(shè)計制造攻城的機械,“幫一個王打另一個王”,所以他的騎士生父要帶他去圣城,因為他有才能可以為十字軍效力而不僅是因為Balian是他的私生子。他受到面具國王的寵愛是因為父親曾經(jīng)是國王的老師,是Balian自己的在攻守城池方面的才干,以及為面具國王倍加欣賞的正義感和對理想的堅守,并非莫名其妙或者是因為和公主的風(fēng)流韻事,他不是莫名其妙地成為保衛(wèi)圣城的領(lǐng)袖人物的。Balian殺死教士淪為逃犯并非僅僅因為教士從他妻子的尸體上偷走了十字架,而是一場被觸發(fā)的醞釀已久的風(fēng)暴。Balian去耶路撒冷也不僅僅是為了為自殺的妻子的靈魂取得救贖,而是一個從迷茫、懷疑到失去信仰,又在伊貝林領(lǐng)地上重新找到信仰的漫長而痛苦的求索過程。Balian不肯接受與公主的婚姻不是矯情,不肯“為成大善而行小惡”也不是虛偽道學(xué),而是基于他更加神圣的信念。這個角色原來不是那么莫名其妙的,加長版讓Balian的心路歷程每一步都無比清晰。
Balian的父親是上一輩的十字軍騎士,那一代人為了信仰、為了土地金錢、為了生計,一生中歷盡戰(zhàn)爭與殺戮,他們當(dāng)中懷有理想的人必定會開始思考到底是為了什么而戰(zhàn)?他們堅守的到底是什么樣的信念?Balian是思考的成果,而且在繼續(xù)著他們的思考。十字軍以圣經(jīng)名義進行著殺戮,不僅是殺戮異教徒,Balian也曾經(jīng)“幫一個王打另一個王,卻不知道為什么”。故事之初他就處在這種迷茫和懷疑之中,他的教士兄弟為了霸占他的財產(chǎn)千方百計逼他背井離鄉(xiāng),教規(guī)不準他自殺的妻子葬在墓地并且毀壞她的尸體,神父把他從監(jiān)獄里放出來只因為他可以幫忙建造教堂。上帝是否真的存在?Balian飄洋過海來到圣城耶路撒冷,仍然沒有找到答案,坐在耶穌殉難的山丘上,昏暗的夜色中朝圣的人來來往往如鬼影幢幢,他感覺不到上帝的存在,“無論如何我已經(jīng)失去信仰了”,自此之后教士們打為旗號的那個上帝在他心目當(dāng)中已經(jīng)不存在了。圣城保衛(wèi)戰(zhàn)中,當(dāng)主教阻攔他燒掉死難者的尸體時,他擲地有聲地說:“上帝會寬恕的,如果不,那他就不是上帝,我們不必顧忌?!贝藭r的Balian是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站在上帝面前,而不是作為一個奴仆匍匐在上帝腳下。然而Balian決非沒有信仰,他的信仰遠遠高于以往他盲目相信的宗教。Balian在伊貝林領(lǐng)地上帶領(lǐng)百姓打井灌溉,在漫天的黃沙之中開辟出一片綠洲,望著親手締造的和平生活,望著親手培植、護衛(wèi)著的自然與生命,他找到了信仰,他知道了他守衛(wèi)的是什么。Balian之后的所做所為正是他父親的遺愿,保衛(wèi)國王,國王不在了,保衛(wèi)人民。Balian是他父親的理想,是面具國王的理想,也是導(dǎo)演自己的理想。
因而我猜想,在導(dǎo)演心目中,Balian并不是“角斗士”,他不是一個猛士,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標桿,而是一個走向完美的淡泊、理性、智慧的人物,這個人物身上應(yīng)該具有的氣質(zhì)不是粗獷豪放,而是細膩深沉,是一個近乎“神”的形象,這簡直就是一個精靈的氣質(zhì)。所以,斯科特選擇了“精靈”,讓這個純凈的形象與其他人物的兇猛剽悍或暴戾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磩霭鏁X得Balian的戰(zhàn)前動員很不夠味,缺乏“Today, we fight!”那種慷慨激昂,但是看了加長版才知道那種慷慨激昂本來就不是斯科特想要的。看看這段臺詞:What is Jerusalem?Your holy places lie over the Jewish temple that the Romans pulled down. The Muslim places of worship lie over yours. Which is more holy? The wall? The mosque? The Sepulcher? Who has claim? No one has claim. All have claim!難怪主教大人要嘀咕這是褻瀆上帝,是的,這時候上帝已經(jīng)和安拉一起靠邊站了。這樣的聲明不是要激起匹夫的血性,而是要喚起勇士的理性,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守衛(wèi)不是宗教不是圣地,而是這里的人民,是自己的親人。整部加長版中Balian都是這樣一種形象,對宗教狂熱的否定批判,對信仰的思索和堅定不移,在Balian的信念中,神圣不在耶路撒冷,而在人的心中。所以圣城屬于誰對他來說沒有意義,守衛(wèi)圣城的唯一原因是百年前基督徒攻占耶路撒冷時殺光了所有的穆斯林,現(xiàn)在他們正面臨著穆斯林報復(fù)性的屠城。他們必須戰(zhàn)斗,用生命去守護生命。而生命,才是Balian找到并且堅守的信仰。所以,Balian才對收復(fù)失地如此地云淡風(fēng)輕。
加長版救活了Orlando Bloom,讓人們知道,雖然他不出色,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這一個”Balian就是導(dǎo)演想要呈現(xiàn)給觀眾的形象,他就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雖然換了別人可能會更出彩,但我懷疑能夠更“合適”,如果換了萊昂納多Balian肯定更有看頭,但是那會讓人更多地關(guān)注這個鐵匠個人命運,出色的演員可能反而沖淡這個人物身上的思辨力量。對于Balian,這個樣子已經(jīng)夠了。斯科特也從來沒想打造第二個羅素·克羅,在前半部幾乎所有的段落當(dāng)中他都沒有突出Balian個人,而總是讓他成為群像之一。在群像當(dāng)中被出色的戲骨所淹沒,最能表現(xiàn)人物命運發(fā)展的段落又都被喀嚓沒了,Orlando Bloom真是倒霉到家了。加長版沒有讓Balian被淹沒,把他從一群彪形大漢中撈了出來,成功地顯示了這個人物原本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格與氣質(zhì)。Orlando雖然不出色,但至少Balian是成功的。加長版推出之后,很多評論對精靈的表演表示基本肯定,說明電影公司的剪刀手們的確是殺人不見血。
救活女主角,理清混亂的王廷
劇場版里的西比拉是只超大的花瓶,大過Orlando Bloom。這個角色的命運更慘,Balian好歹還剩下個莫名其妙,西比拉簡直就成了相片。當(dāng)然好歹西比拉還是張相片,最慘的是她天使般的兒子,干脆就沒了這個人。沒了這個天使般的兒子,西比拉除了給這部男性電影換換顏色就真是完全沒用了。在這樣的史詩大片里,相片似的女主角不僅毫無用處,而且畫蛇添足,讓人不禁想去之而后快。
看了加長版,我太理解為什么Eva Green拒絕參加宣傳活動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加長版里的西比拉是鮮活的,生動的,色彩豐富的。她是Balian一見傾心的女人,是面具國王美麗的姐妹,是野心勃勃狂妄自大的Guy自尊自愛的妻子,是天使兒子堅強又軟弱的母親,是特立獨行的公主,是圣城耶路撒冷的王后。西比拉是個熱情奔放的女人,也是個堅定果決的女人,她向Balian奉上一個世界,對除掉Guy和他的支持者所要面對的血腥毫不愧疚,因為她知道這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圣城的人民。而作為母親,得知自己的兒子感染了麻風(fēng)病,很快就將面對和面具國王同樣的命運,她所做的選擇既勇敢又軟弱。她親手毒死了天使般的兒子,因此不得不封Guy為王,將耶路撒冷徹底送上絕路。而導(dǎo)致她做出這樣的決定,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她看到了面具下面那張曾經(jīng)無比英俊現(xiàn)在卻如此丑陋可怕的面孔,所以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的兒子經(jīng)歷同樣的命運。劇場版沒有了這個因果關(guān)系,面具國王帥了將近兩個小時卻在最后毫無必要地刺激了觀眾一把,讓人懷疑導(dǎo)演這樣處理有虐待狂之嫌。
把一個豐富多彩的女人變成相片,把一個決定圣城命運的人物一刀坎掉片甲不留,使得西比拉本人和面具國王、Balian、Guy等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混亂不堪,電影公司的劊子手真是刀刀致命。
為不再神圣的宗教掘墓,為理性的信仰奠基
如果說劇場版的剪接有政治因素存在,那就只能是因為涉及宗教。從上映的效果看,可謂皆大歡喜,沒有引起過多的宗教口水戰(zhàn),在歐洲大受好評,甚至在穆斯林世界也得到了肯定,應(yīng)該說劇場版在敏感問題上的處理還是頗為成功的。人文關(guān)懷,和平主義,基督教徒滿意他們有個極具風(fēng)采的面具國王,穆斯林滿意他們有個勝利者薩拉丁,世界人民滿意兩大宗教之間的戰(zhàn)爭以勝利者的寬宏為結(jié)局,確實是皆大歡喜。在這個問題上我一向?qū)霭娌o詬病。
但是看了加長版,我才知道電影公司剪掉的是什么。它剪掉了對宗教的思考,剪掉了教會在十字軍東征這個歷史事件上扮演的角色,剪掉了神職人員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強敵面前懦弱卑怯,剪掉了對教會的否定態(tài)度,也剪掉了編劇導(dǎo)演設(shè)計Balian這個人物的初衷。Balian的意義在于,讓信仰取代宗教。在Balian前往圣城的路上,一個教士催眠一般地念唱說,殺死異教徒不是謀殺,而是通往天國之路。就是這樣的宗教思想指引著十字軍掃蕩東方,劫掠財富,以圣經(jīng)的名義行圣經(jīng)反對之事。如果不是打著宗教旗號的強盜,那些為了信仰而獻身的騎士們?nèi)绾蚊鎸ψ诮淌?zhàn)變成強盜打劫的現(xiàn)實?Balian拒絕與西比拉的婚事,拒絕在宮廷里掀起權(quán)力斗爭的腥風(fēng)血雨時,曾對面具國王說,如果圣城行不義,圣城就什么都不是。圣殿騎士團已經(jīng)變成了打劫阿拉伯商隊的強盜,好戰(zhàn)的騎士明目張膽地挑釁國王的權(quán)威,嗜血的狂熱已經(jīng)無法阻止,圣城早就不再神圣。當(dāng)宗教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把人民拖入戰(zhàn)爭的苦海時,宗教就不再神圣。耶路撒冷已經(jīng)是死亡之城,它和面具國王同一命運,把這個人物塑造得如此光彩奪目,其實就是告訴人們,和平的死亡值得整個耶路撒冷作陪葬。這個人物不禁讓人想起不久前去世的阿拉法特,隨著他的離去,和平也死亡了,耶路撒冷成了他的陪葬,歷史在可悲地重復(fù)自己。而面具國王的對手,偉大的薩拉丁則是懷有同樣理想的實踐者,他對叫囂屠城的穆斯林同胞并不認同,但他一樣無法在道義上阻止這些手持利刃的宗教極端分子,他象面具國王一樣,只能用戰(zhàn)爭的勝利和手中的權(quán)力來壓制極端分子。當(dāng)談判結(jié)束時Balian問薩拉?。阂啡隼涞膬r值是什么?薩拉丁淡然地說:Nothing。然后他雙手握拳貼在胸口,充滿自豪與自信地說:Everything。薩拉丁與Balian一樣是個有信仰的人,但他心中的神只怕也不是安拉,這些是他無法言明的,所以一代天驕才會和一個鐵匠惺惺相惜,因為他從Balian口中聽到的不是宗教狂熱的喧囂,而是和他相同的對信仰、對神圣的理解。
從影片開始圣城的命運就已經(jīng)注定了,Balian是掘墓人。影片開始處出現(xiàn)的那個埋葬Balian妻子的掘墓人在圣城保衛(wèi)戰(zhàn)中再次出現(xiàn)并且犧牲,帶出的是一個極其嚴肅的主題,而Balian亡妻栽下的那棵樹苗在片尾處迎風(fēng)搖曳,帶出的則是另一個主題。為戰(zhàn)爭掘墓,為和平奠基。為不再神圣的宗教掘墓,為理性的信仰奠基。對生命、人民、和平的尊崇與信念,高于世上的一切宗教。這應(yīng)當(dāng)也是斯科特對于當(dāng)今的耶路撒冷,對宗教信仰的態(tài)度和希望。
在現(xiàn)今保守主義甚囂塵上的美國,這種對宗教的置疑甚至否定理所當(dāng)然得不到大多數(shù)人的共鳴,電影公司的剪切迎合了各方面的要求,卻讓影片的思想性淺薄了很多,從票房的角度去考慮,在宗教問題上,也不得不如此動作。這原本不是一杯簡單調(diào)和各方關(guān)系的甜酒,而是一顆引人思考、意味深長的苦果。
《天國王朝》票房的慘敗原因很多,《特洛伊》、《亞歷山大》、《亞瑟王》令觀眾對所謂的“史詩大片”不斷失望,而《天國王朝》劇場版卻刪掉了幾乎所有的光彩,丟掉了自己的風(fēng)格,跟在幾部劣質(zhì)大片后面亦步亦趨,慘敗是當(dāng)然的,可想而知的。即使是夢工廠也多的是智商為零的白癡,因為外面有更多智商為零的白癡觀眾。老實說,即使當(dāng)時上映的是現(xiàn)在這個加長版,票房能否飄紅也是個未知數(shù),撇開白癡觀眾不算,審美疲勞也足以讓人放棄這部史詩片的強弩之末了。但是我相信,絕對不會在美國只收四千萬,絕對不會被說成“爛片”,絕對不會有人說Orlando毀了《天國王朝》。難怪上映劇場版之前就有人說,即將上映的不是“這部電影”。有時候不禁想,杰作真的可以被這樣謀殺掉,那么 被電影公司謀殺掉的杰作到底還有多少?
附上劇場版的觀后感:《遙遠的天國王朝》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4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