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殺機》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驚悚犯罪電影。故事圍繞著一名律師顧問被卷入一宗價值高達(dá)2000萬美元的毒品交易展開。他不得不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與敵人周旋,保全自己的生命。影片中的兩位美麗女性角色與顧問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心理較量,而一位神秘男子的加入更加增添了影片的神秘感。觀眾將目睹一場智力與勇氣的角逐,以及層出不窮的轉(zhuǎn)折和驚喜。《黑金殺機》通過緊張刺激的場面和扣人心弦的劇情,成功營造出一種吸引人的氛圍,讓觀眾投入其中。這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他好像很優(yōu)雅的樣子,去到大廳的另一邊,找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他站在她面前,鞠了一小躬,說:我想吃你的下面——Reiner
在看本片之前如果懷著對《敢死隊》那種激情澎湃,死拼到底或者《偷天換日》那種構(gòu)思精巧,奇謀秘計的期待,注定是要失望的。《黑金殺機》的主線情節(jié)雖然屬于高智商犯罪且鏡頭精簡,敘事到位,然而作為觀眾卻會感到拖沓和不知所云。這使得本片在北美首周僅僅獲得了800萬美元的票房。對于這樣一部卡司陣容強大,導(dǎo)演聲名素著的電影而言簡直就是一場滑鐵盧。這使我想起1982年Ridley Scott的《銀翼殺手》。該片首周票房僅為615萬美元,口碑兩極分化,市場一路看衰。而11年后《銀翼殺手》被美國國家登記部永久保存,成為國家級典藏。有意思的是,這兩部電影被詬病的內(nèi)容幾乎一模一樣。
本片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Counselor經(jīng)不起誘惑與Reiner一起參與了販毒集團一單生意,毒品從墨西哥華瑞斯城運往美國。沒有料到的是Reiner的情人Malkina螳螂捕蟬,指使殺手使用鋼絲殺害負(fù)責(zé)運送毒品的摩托騎手,劫走裝載毒品的卡車。同樣牽連其中的Westray通知Counselor禍?zhǔn)屡R門,并打算抽身而退。之后峰回路轉(zhuǎn),卡車被販毒集團的人追回。Malkina與Westray互通消息,原來Westray竟是Malkina的內(nèi)應(yīng),兩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注意Malkina打的第二個有關(guān)毒品交易的電話,影片中并未明確與她通話的人,但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注意Counselor第一次與Westray見面時問Westray與Reiner共享的女人中是否包括Malkina,Westray停頓了一下才否認(rèn)。這暗示W(wǎng)estray與Malkina有所勾連。當(dāng)Reiner和Counselor被販毒集團追殺時,Westray卻是被Malkina騙走賬號密碼并加以殺害。這里也可以看出Westray與Malkina在這筆生意中關(guān)系匪淺。因此與Malkina通話的這個人應(yīng)當(dāng)是Westray,這是一場從Counselor為Ruth辯護就開始的合謀陷害)。而Malkina應(yīng)當(dāng)在交易過程中另布置下了自己的人(Malkina在被Westray問及你知道卡車的下落時回答:I know where the truck is going. I always did。),兩千萬最終落入了Malkina的腰包,Westray則被Malkina滅口。Counselor因為替運毒騎手保釋而成為嫌疑人,與Reiner一起變成了被販毒集團追捕的替罪羊。Laura則因為Counselor的潛逃被販毒集團殘忍殺害。
在切入這部電影之前,首先要強調(diào)一點:Ridley Scott是一位字斟句酌的藝術(shù)家,他在影片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場景,收錄的每一句臺詞都非常明確地服務(wù)于特定的主題。Ridley Scott的電影沒有盲腸。
侯孝賢曾經(jīng)說過,每個導(dǎo)演一生只能拍出一部電影,他的電影可能范圍很廣,但角度就是固定的那個。我深表贊同。如果我們認(rèn)真去看Ridley Scott的電影,就會發(fā)現(xiàn)早在1979年的《異形》里他已經(jīng)對人的本能表達(dá)過深刻且犀利的思考。同樣的特點《黑金殺機》中也顯而易見。
影片前一個小時中充斥了各種關(guān)于性的描寫。Counselor和Laura整整6分鐘的床戲,Laura直白地用語言表達(dá)她的性渴求,她希望Counselor撫摸她,用手指干她。尚未裝修完工的夜店內(nèi)Reiner給Counselor講的那個關(guān)于Peterson表弟的黃段子。當(dāng)然,最讓人震驚的莫過于Malkina上了Reiner的法拉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xì)節(jié)也充滿了性暗示,例如Malkina見到Counselor時拍了一下他的屁股,Malkina和Laura在泳池邊赤裸著聊天,以及Laura與Counselor通電話時告訴他第一次在停車場見面時她就想和他做愛。
影片中關(guān)于殺戮的表現(xiàn)則更為立體。Malkina的出場是在一片粗獷的草原上,她養(yǎng)的大貓正在獵捕野兔。她深濃的眼線和淺藍(lán)色的眼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告訴Reiner:Truth has no temperature。我們注意到Malkina身上的豹紋紋身,她的首飾并不精巧細(xì)致,而她的雞尾酒是血一樣的紅色,種種細(xì)節(jié)形象鮮明地展現(xiàn)了一個野性的女人。影片中一共死了8個人(Reiner,摩托騎手,Laura,Westray,公路上槍戰(zhàn)死的3個和油桶里浸泡的那個welcome to America),4個主要演員中3個人的死亡都是被斬首,這是一種帶有原始意味的殺戮方式。影片對他們做了特別的描寫,他們分別是摩托騎手,Westray和Laura。摩托騎手是被精確計算高度的鋼絲斬首,身首異處。Westray是被bolito勒頸致死。值得注意的是,警察趕來處理尸體的時候,Westray的頭部被放在生殖器官上方。此處畫面給予特寫,導(dǎo)演的意圖不言而喻。Laura的死亡過程并未拍攝出來,然而我們從Counselor和Westray之前的對話可以得知,她在攝像機前哭泣,一個帶著面罩的男人走進(jìn)房間,砍掉了她的頭……Reiner的死本身并沒有什么可以討論的,亮點在于Reiner死后,附近生活貧困的年輕人搶奪他身上的財務(wù),此時兩頭獵豹從車內(nèi)出來,驚走了掠奪者。這場景酷似非洲大草原上日日上演的弱肉強食。
性與殺戮是人類不可否認(rèn)也難以擺脫的本性。從達(dá)爾文到弗洛伊德,從生物進(jìn)化到心理探索都在不斷證明,從本源上我們并不比那些野生動物更高級。這也是所有貪婪,冷酷,欲望,殘忍的根源。正像片中毒梟所說的那樣:“你現(xiàn)在走到十字路口,你想選擇,但選擇并不存在,你只能接受。選擇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就做好了。”人生來就帶著本能,按照基督教的說法,這是人的原罪。
Ridley Scott是欣賞人的本性的,盡管它很殘酷,然而它非常真實。在《異形》中Ridley Scott借Ash的話表達(dá)了這種欣賞:“我崇拜它(異形)的純粹。它是生存的強者。不被良知,悔恨和道德所左右?!痹凇逗诮饸C》的片尾導(dǎo)演則是通過Malkina的話再次表達(dá)了同樣的觀點:“獵食者的優(yōu)雅,美麗和純粹的心,哪里都找不到。它們的本性和作為沒有差別,獵殺就是它們的本分?!盡alkina的話并沒有到此結(jié)束,她接著說道:“我們?nèi)水?dāng)然是另一回事,人心的虛弱逼得我們走向絕境?!蔽覀兛吹搅巳说牧硪幻婊蛘哒f人類社會,現(xiàn)代文明有別于人類本能的另一面——虛偽。
認(rèn)為本片拖沓的觀眾一定對影片開頭Counselor為Laura選購鉆石時與鉆石商人的對話困惑不解。它看似與主線故事全不相干,同時看似指向不明的臺詞又占據(jù)了大量的時間。這段對話是整部電影最為艱難的部分,抓住了它就扼住了整部電影的咽喉。我不知該從何說起,但我會試圖將它闡述明白。
這段對話非常有層次感。
第一層,價值(準(zhǔn)確地說是用金錢衡量的價格)。鉆石商人告訴Counselor:“你在鉆石中尋找的不是優(yōu)點,這是一門惡毒的生意,我們只尋找缺點?!边@是一個強烈的對比,鉆石的美麗與生意的惡毒,這種光芒四射的美麗是用挑剔瑕疵的方式來進(jìn)行金錢交易的。美可以被購買,而紅鉆之美,之稀有,它價值甚至高過信仰。這段話很現(xiàn)實,很本色。事實上貫穿整部電影的毒品交易,圍繞兩千萬美金展開的無視“道德問題”的殺戮正是這種現(xiàn)實的最清晰的寫照。
第二層,被偷竊的上帝。年邁的鉆石商人與Counselor談起閃族文化,他說:“這個世界上只有閃族文化,在此之前是希臘文化,之后則沒有?!眰鹘y(tǒng)的希臘文化信仰眾神,給予他們力量的英雄是戰(zhàn)士。閃族文化則信仰上帝,猶太人的英雄是信仰上帝的人,是摩西,是耶穌。相對于先期的希臘文化,閃族文化是一種升華,它對于上帝的信仰來自于這個民族在數(shù)個世紀(jì)中所經(jīng)歷的苦難。如果說希臘文化更傾向于對于未知世界的敬畏,閃族文化則更接近于對靈魂的救贖。驅(qū)逐猶太人的國家,無論是古巴比倫,馬其頓,奧斯曼還是后來的納粹德國,其命運都是滅亡。這不是一個民族的詛咒,它與魔法無關(guān),從本質(zhì)上說這是對上帝的驅(qū)逐,人性在此過程中泯滅,國家隨之消亡。在此邏輯上我們才能明白為什么鉆石商人說人只信仰上帝,而這個上帝只是猶太人的上帝,不存在別的上帝。也有只在此邏輯上我們才能明白為什么西方偷竊了上帝,上帝又如何能夠被偷竊。因為西方人或者說現(xiàn)代文明社會所需要的只是作為象征符號的上帝用來“原諒”人們的罪過粉飾太平,他們拒絕靈魂與上帝的對話,他們摒棄了產(chǎn)生上帝這個民族的苦難。沒有了那些血與火的戰(zhàn)爭,沒有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教堂里的十字架,人們向其告解的神父,原諒罪惡的上帝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代表的僅僅只是人性中的虛偽與懦弱罷了。
現(xiàn)在我們能夠進(jìn)一步地解釋片頭的床戲為何如此拖沓。它描述的不僅僅是Counselor和Laura的感情,他們的情欲,還有一點就是人的虛偽。
Counselor:說點性感的話來聽聽。
Laura:我要你往上摸我的衣服。
Counselor:可你沒穿啊。
Laura:這跟那有什么關(guān)系?你喜歡我說這種話。
Counselor:我知道,但是要有真實感啊。告訴我你想要我對你做什么吧。
Laura:我要你摸我。
Laura心里真正期待的是情人直接的愛撫,而她說的則是另一個想象中的浪漫且體面的畫面。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Counselor也喜歡這種“體面的”情話,同時他也明確地知道這些話沒有“真實感”。
再看游泳池邊Malkina與Laura的對話。Malkina得知Laura是一個church lady,于是問她:神父問過你的性事嗎?
Laura:他不會問,但是你對神父應(yīng)該毫無保留。
Malkina:你做過的所有下流事,你要假裝你不會再犯了是嗎?
Laura:我想是吧。
……
Malkina:這世界很奇怪。我是說你的世界。
Laura是一個體面的女性,這一點在她的衣著品味,家居環(huán)境和語言行為中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然而這樣一位優(yōu)雅得體的女性在與Counselor的性事中確實非常的“下流”。對此產(chǎn)生的負(fù)罪感會通過她向神父懺悔而得到上帝的原諒。是的,“上帝”就是這么隨便!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邏輯,這個邏輯與崇尚本性的Malkina格格不入。于是她去了教堂。Malkina凸顯曲線的穿著與教堂里古舊保守的其他女性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是一次人類本性和社會道德的碰撞。從這個角度看,它有趣極了!
Father:你是天主教徒嗎?
Malkina:不是。
Father:那我沒辦法赦免你。
……(不要懷疑,這串省略號的的確確是在表示我的無語= =)
在對話的過程中神父一反慈愛包容的形象,他狹隘,傲慢,浮躁,嗤笑,仿佛遇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這也正是人類的道德原則對人類本性的一貫態(tài)度。但是當(dāng)Malkina(本性)單刀直入地問道:女人對你說她們的性事嗎?每個來告解的女人會對你說她通奸或者私通什么的,所以你對女人的看法一定很特殊。神父(道德)慌亂了。他開始回避,開始抗拒。他告訴Malkina:我不能談這件事。你真的必須離開了。如果你不走,我走。那是神父明確知曉存在但沒有膽量承認(rèn)的魔物,是“上帝”法度之外的存在。于是他落荒而逃。
在這場較量中,道德看似高貴冷艷,實則脆弱得不堪一擊。我們不應(yīng)忘記,道德正是維系人類社會最為基本的原則。
第三層,不遜于永恒的渺小。相比較人類短暫的生命和易逝的美麗,鉆石的永恒讓人欣羨不已。人們用鉆石作為女性的飾品不僅是因為它炫目的光澤,更是出于對女性短暫且脆弱的美麗能夠恒久保持的美好期許。所以鉆石商人坦言:“雖然不可得,渴望像鉆石那般恒久遠(yuǎn)可不是小愿望。想讓所愛之人變得更美麗,就是承認(rèn)她的脆弱和這層脆弱的高貴?!敝档梦覀冏⒁獾氖?,他使用了“高貴”這個詞。何以這層脆弱是高貴的?鉆石商人的這段話中沒有給出解釋。但是當(dāng)Counselor為自己的貪婪承受無比痛苦的后果時,毒梟告訴他:“人生不能回頭。但對知道日子所剩無幾的人來說,死亡得到了不同的意義?!边@與猶太人的上帝如出一轍。在經(jīng)歷了貪婪無知所帶來的苦難之后,人才學(xué)會反思。馮友蘭先生說過,這種反思是對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礎(chǔ)上,人生才從終極關(guān)懷中得到不同的意義,生命的價值超越了它脆弱的存在,打磨出高貴的光芒。因此“我們向黑暗宣誓,人生的短暫不會折損我們,我們不會因此更渺小。”
鉆石商人的三段話是整部電影的縮影,人類的本性——道德的虛偽——靈魂的高貴,它由淺至深,自始至終貫穿了整個故事。
Ridley Scott眼中的世界是可怕的。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無時無刻不在經(jīng)受著本能的誘惑和虛偽的束縛,在夾縫中艱難求生。Counselor在逃亡過程中得知Laura被販毒集團抓走,但他窮途末路,求救無門。在被明確告知沒有希望,他仍然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挽回Laura的命運。毒梟告訴Counselor:“說道悲傷,交易的通則就不適用了,因為悲傷超乎價值。人愿意交出全世界,只求解除內(nèi)心的悲傷,然而悲傷卻什么都買不到,因為悲傷不值錢。”人的悲傷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也無法用虛偽的道德法則去否認(rèn),然而它如此地強烈,強烈到足以顛覆人所有的既成法則,而悲傷卻是來自愛的破碎與希望的喪失。
影片中Laura問Malkina:“我知道你認(rèn)為我的世界很單純,但是有希望是那樣糟糕的事情嗎?”Malkina:“我不知道。我不能給你建議。你該對自己的事情小心,天使,你不一定能心想事成?!?愛與希望是人心中的天使,它支撐著人生存下去。與人的本性相比它顯得幼稚天真,與虛偽的道德原則相比它又顯得如此美好純粹。懷揣著希望未必是件好事,它未必能實現(xiàn),然而沒有它的后果我們承受不起。墨西哥的小酒店主對Counselor說:我不相信死亡沒有意義。但我的家人全死了,沒有意義的人是我。到這個時候Counselor仍然沒有放棄Laura,他給店主看Laura的相片,那是他生存的意義。然而隔天早上他就收到了那張來自死神的光盤,盤面上的“HOLA!”語氣那么輕佻,卻打碎了Counselor全部殘存的希望。他一面流淚一面大聲喊著:“哦,上帝!上帝!”然而能夠拯救他的上帝從來就不在教堂里。他的痛苦,他的無助就仿佛兩千多年前被驅(qū)逐的猶太人所經(jīng)歷的磨難,我相信此刻Counselor口中不斷重復(fù)的上帝才是真實的?!耙磺鞋F(xiàn)實的滅絕,就算是人死了也不能接受這個概念。然而在那樣盛氣凌人的絕望里,你會發(fā)現(xiàn)古老的理解,賢人之石總是被人厭惡,被埋在土里?!痹谀菢拥囊凰查g,充滿內(nèi)心的是對人類不可逃脫的命運的悲憫,是對人類執(zhí)著于愛和希望的震動,它如同夜風(fēng)中忽明忽暗的燭火,感覺那么渺小,那溫暖又讓人無比珍惜。
在看完整部電影之后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整部電影竟然沒有提及Counselor的名字,一次都沒有。如果說這是偶然,發(fā)生在Ridley Scott的電影里,你相信嗎?對于Ridley Scott來說,從來沒有單純代表人物本身的角色,在他的電影里每一個角色都經(jīng)過提煉。他們往往代表一個群體,一類價值或者一種信念。如果說Malkina代表了本性,Laura代表了希望,Reiner代表了貪婪,Westray代表了人與人之間不可信任的脆弱聯(lián)系,那么Counselor則代表了人本身。是的,他沒有名字,他的名字就是人類。他小心翼翼地觀望,他經(jīng)不住貪婪的誘惑,他愛,他懷著希望,他維持著風(fēng)度和體面,遵循著人類社會浮于表面的道德法則,同時他也膽怯,為不可消除的過去悔恨悲傷,而他的懦弱最終將他逼入絕境。
我很喜歡杜冷丁在《銀翼殺手》影評的開篇:“1968年,上帝降臨地球.那時他借Stanley Kubrick的手送給我們一個禮物:2001 : A Space Odyssey.1982年,上帝再次降臨.于是我們選派了一個代表,虔誠的送上地球人的還禮......那個禮物叫Blade Runner,那個去給上帝獻(xiàn)禮的人,叫Ridley Scott.”無論是在《銀翼殺手》還是《普羅米修斯》中,Ridley Scott毫無疑問地站在人群中間,虔誠而又固執(zhí)向上帝追索著對自身本真與起源的疑問,而《黑金殺機》則更多地浸染了導(dǎo)演對于社會,歷史,文明的感悟和對人類本身的關(guān)懷。這部電影里沉淀的不僅僅是思想還有77年的歲月。如今Ridly Scott向上帝走近了一程,用充滿了審視和悲憫的目光回望著在他身后依舊迷茫的眾人。
愿上帝與我們同在,阿門。
P.S. 感謝自由的天馬行空指出的錯誤,我確實把沙漠之星的工作人員和最后穿藍(lán)色工作服的人搞混了,同時把Hernandez律師和毒梟搞混了。文中已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