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之下第一季》是一部關(guān)于家庭和殯儀業(yè)的電視劇。故事發(fā)生在美國,當(dāng)時殯儀業(yè)被大型企業(yè)壟斷。然而,F(xiàn)isher一家仍然堅持家族式的服務(wù)。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已故的創(chuàng)辦人Nathaniel和其他四個成員:老大Nate、老二David、小女兒Claire和母親Ruth。盡管Nathaniel已經(jīng)離世,但他的形象經(jīng)常在家人的幻想中出現(xiàn)。家族成員們面臨著平衡殯葬業(yè)務(wù)和個人生活的挑戰(zhàn)。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死亡事件,這讓他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短暫性。《六尺之下第一季》通過家族成員的故事,探討了生死的主題,引人深思。
當(dāng)你初次看《六尺風(fēng)云》(Six Feet Under)時,會留下以下印象:
菲舍一家(the Fishers)的所有成員加起來幾乎可以組成一個小王國了:
在第一集中就被車子撞飛去見上帝了的老頭子納撒尼爾-菲舍(Nathaniel Fisher)是國王,他把“神所賜”的生命歸還于上帝(在希伯來文中Nathaniel有“神所賜”的意思)。雖然生前給人印象中規(guī)中矩,死后卻被揭露出有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老太婆露斯-菲舍(Ruth Fisher)是皇后,是個控制欲狂(contrl freak),而且還在納撒尼爾生前發(fā)生過婚外戀;在納撒尼爾過世后,更處于一個三角戀中;而且很快你會發(fā)現(xiàn)在接下來的幾季中她還會發(fā)生一段曖昧的疑似同性戀以及一段晨昏戀。
長子納特-菲舍(Nate Fisher),反叛,很早就離開了這個葬禮之國,不過顯然,納特很受老頭子的器中(看他們名字相近就可見一斑),可能反全是因為這個兒子走了當(dāng)年老納撒尼爾只敢在幻想中走的那條道路。他是個叛逆但又最終浪子回頭的王子。
次子大衛(wèi)-菲舍(David Fisher),他繼承了家業(yè),他還是個同性戀王子——這算的上是某種程度上的叛逆,不過他看起來還是更像老頭子納撒尼爾。這便難怪他成了這個死亡國度的王國繼續(xù)人。
幼女克萊爾-菲舍(Claire Fisher),這位小公主在父親被車撞死的時候還在咳藥,在見到父親尸首的時候還處于一種亢奮(High)的情緒之中,也不知這樣是減輕了悲傷還是增加了悲傷,不過總得來說可以算作一種——用一本電影的名稱來命名,高潮藝術(shù)(High Art)。就像后來被人嘲弄地戴上了“拇指愛人”的綽號,這是一個反叛的小丫頭,就像他的哥哥納特,只是沒有他來得堅決,帶著點不知所措,只是種不成型的叛逆。這種叛逆對于后來挖掘她的藝術(shù)天份倒是很有幫助。
總的來說,叛逆或是暗藏著的叛逆是這一家子共同的某種東西,不管這種叛逆在他們的基因中是處于隱性還是處于顯性的狀態(tài)——我在想,這很大一部分是受他們家族的職業(yè)——葬儀社的影響。跟死亡打交道的人總是難免迥異于人。
《六尺風(fēng)云》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黑色幽默劇集了,雖然因此每集都有人死去。編劇對于諸多黑色幽默臺詞以及場景的設(shè)計不會讓觀眾笑的太過,也不過多的渲染,大致上就是讓觀眾突兀地一笑,然后板著臉繼續(xù)地看下去,直到下一次笑場。比如說有一集的開始,某個丈夫像唐僧那般叨叨絮絮個沒完,妻子終于受不了了,拿了平底鍋拍飛了丈夫,然后坐下來靜靜地吃煎蛋……之所以稱此為黑色幽默是因為,就此丈夫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
而菲舍一家更是到處制造散播著黑色幽默。
就如一開始開著靈車準(zhǔn)備去接長大,卻意外地變成了抽著雪茄去見上帝的老納撒尼爾。老婆子認為老頭子是專門坐著新買的靈車去耍帥,老頭子聽著手機里的老婆子一遍遍嘮叨之后終于滅了香煙,然后滅了電話,但又隨手點起一支雪茄——就是這個黑色幽默的動作要了他的命,一輛巴士徹底地把老頭子和他耍帥用的新靈車撞成了報銷,而這第一集的死亡主角便是以前打點其他那些死亡主角的老納撒尼爾了。
而此時此刻,克萊爾則正在嗑藥嗑到興頭上;納特也正在機場的儲物室里與布蘭達做愛做到興頭上;大衛(wèi)則正在被一個性饑渴的女人疊疊不休地糾纏著,他心里想的肯定是為什么同性戀也要遭這份罪;而聽到丈夫去逝消息的老婆子露斯則摔掉了剛做好的曲奇、以及鍋具乒乒乓乓地摔了一地,讓樓下瞻仰遺容的那群人錯愕了片刻。
雖然,對于故事里的人來說,他們的黑色幽默并不是有意而為之,但這一系例的場景對比,帶出來片刻間讓人深思的喜劇效果卻昭然若揭。
而這一家子的最后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一家子都是幻想狂。
老納撒尼爾本人就是一個暗地里的幻想狂。就像之前提及的,他生前那暗藏的另一面生活,他甚至有一間專門用來抽大麻以幻想生活的密室。
老婆子露斯這個角色,從某方面還是挺受人喜歡的,因為她坦率又富有激情,雖然年紀(jì)一大把卻有時又像是個偏執(zhí)的小孩子。比如說在老頭子的葬禮上懺悔偷情;比如說在跟花店老板和理發(fā)師分別在一起的時候又幻想著不在場的另一方;比如說被指責(zé)插花插的很葬儀式便遂去考了個插花師資格證;比如說坦然面對了出柜的大衛(wèi)的現(xiàn)實而且買了本書去研究兒子……作為控制欲狂的老婆子,露斯的幻想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有的幻想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她自己。
克萊爾是處于大衛(wèi)與納特的一種中間類型,她的叛逆,有時會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但更多的時候則表現(xiàn)在幻想之中。比如說幻想著對不能發(fā)作的學(xué)校教員大罵一頓之類的。她在幻想中尋找自己,卻越來越不明白自己找的是什么。這大概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jīng)驗。
而叛逆的納特呢,最初的幻想對象基本上都是他的父親老納撒尼爾。他生前沒花多少時間去了解他,在他過逝后卻發(fā)現(xiàn)他原來是個怪人,是個很有趣的老頭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循規(guī)蹈矩。他仿佛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大衛(wèi)因為特別像他的父親(表面與人所知的那面)——納撒尼爾生前靠抽大麻幻想生活,而大衛(wèi)則是看著同性戀黃色錄影帶自慰著幻想生活。除了這種事情外,每次跟死者在一起,大衛(wèi)便會幻想起死者在跟他說話,探討一些神秘的人生哲學(xué),而且?guī)缀趺看文切┧廊サ娜硕伎梢越探o他什么東西似的。
在最初的那段時間中,這一家子還在人間的其他人也幾乎都幻想過他們死去的老納撒尼爾,幻想著他回來指點他們一二。這種與死人交談的趨勢,在以后的故事中幾乎成了這一家子的一種傳統(tǒng)。
以上就是當(dāng)你初次接觸了《六尺風(fēng)云》后,大致會在你的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菲舍一家特有的三種詭異特質(zhì)了:叛逆體質(zhì),黑色幽默制造者,以及幻想狂。(文/len calvin)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