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都青年》是由未錄入執(zhí)導,王禮霖編劇,吳慷仁,陳澤耀,鄧金煌,林宣妤,周雪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沒有公民身份證的阿邦和阿迪,在混雜外勞聚居的富都老社區(qū)里茍且偷生。他們無法享有一般國民福利,無法申請護照,連銀行戶頭也開不了。哥哥阿邦天生啞巴,任勞任怨也認命,只求一份安定生活,弟弟阿迪則不甘向命運低頭,從而違法販賣假證件,他一心只想賺到錢就帶著哥哥離開這個厭惡的地方。原本就過著不平等生活的兩人,因為社工佳恩的熱心,并自愿協(xié)助追查原生父母和出生證明的數據,但她的好意卻導致一場意外發(fā)生,同時也讓阿邦跟阿迪再次陷入水深火熱的命途。
《富都青年》別名:Abang Adik,于2024-09-21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馬來西亞。時長共115分鐘,總集數1集,語言對白馬來語,最新狀態(tài)2024年09月21。該電影評分0.0分,評分人數22074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二編:
沒想到這麼多人會看,不好意思讓大家看我發(fā)脾氣。用到了很多很大的字,或許我很久之後再看也會有新的體會的字。在結尾講「中文電影」沒救了是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很偏愛臺灣華語電影,然而當時剛看完它的時候兩眼一黑,打開所有社媒都鋪天蓋地地在誇,感覺有些幻滅,所以講了這樣很中二的話。很感激大家的討論和回應,但抱歉後面的很多評論我都沒有在看了。我知道有很多種不同的聲音,即使會被攻擊,但我喜歡這樣的不同。所以如果妳也可以接受我在那時那刻比較「尖酸刻薄」的聲音的話,那就請看下去吧。
分割線—————————————————
看完《富都青年》,回家喝了一浴缸水才冷靜下來。
很好,遵循姐一貫的原則,花了錢,完完整整看下來,沒有什么時候比現在罵得更有底氣。
首先,女性完全失聲。
佳恩這個角色扁平到,說她是完美受害者都在給她疊光環(huán)。從出場到殺青,一以貫之的為男性角色服務。作為社工服務阿邦阿迪這哥倆,沒有報酬甚至沒有被禮貌相待,完全沒有任何關于她行為動機的背景交代。在非義務性卻倔強到令人愕然地堅持給哥倆申請身份這件事上,像極了東亞家長制下,強制的、令人窒息的母愛。在她先是被阿迪暴力事件受到重創(chuàng)難以動彈、而后被阿邦掩人耳目強行閉麥直至咽氣的這樣一種極度清白而悲劇的死亡方式被呈現給觀眾后,沒有任何社會反響,沒有任何人記得她。她似乎沒有家人,沒有朋友,就連新聞里疏離到冷漠的敘事也是為了讓阿迪發(fā)現哥哥替自己頂罪的、推進劇情的工具。她再一次出現是在獄中阿邦的幻覺里,她還是穿著襯衣,白凈溫柔的面龐,安慰且鼓舞地說著,她為阿迪爭取到了IC的機會,并且也在繼續(xù)幫阿迪申請著。我看得啞口無言,是不是黃種男人那小得可憐的大腦能想出來的最美化女性的方式就是讓她成為圣母,悲天憫人得拯救每一個作惡多端的生靈。她的死,沒有任何人為之哀悼、悲痛,兩兄弟相繼害死她之后,且不說混子阿迪,即使是一貫待人溫和善良的阿邦第一反應也是為自己脫罪,沒有一絲懺悔和歉疚,直到她死還在榨干她最后一滴骨血。
其次,性少數群體不是你的trendy tag。
我發(fā)現很多導演塑造不出來立體的角色,通常都喜歡神秘化ta們。Money姐就是典中典。充滿棱角的臉孔和不合時宜的妝容,精致到土氣的夸張的服裝,以及對于這哥倆細致入微的照顧到讓人懷疑她的動機的態(tài)度。因為害怕自己單單只通過比較低沉的聲音就assume別人的性別和性向是在加重刻板印象,以至于我?guī)缀踔钡接捌詈?,看到她的假發(fā)網,才敢確定她跨女的身份,但這同時無疑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怪異化性少數移民人群——曖昧的、模棱兩可的鏡頭,讓觀眾無限靠近正確答案卻一直藏著掖著,直到最后才公之于眾,不僅滿足了觀眾“嘿我真聰明我一早就看出來了”的偵探心理,還滿足了從主流視角打著“尊重差異”但卻傲慢而異化社會邊緣群體的獵奇心理。Money姐為什么叫money姐?這樣一個既充滿了自我物化、金錢至上的名字,同樣也可以解讀為移民群體無錢無權、無處訴說痛苦的縮寫。她為什么身為跨女卻還虔誠誦經?為什么腿腳腫脹到幾乎有些病態(tài)的程度?阿迪替她出氣、經常毆打她的男人是誰?她用力講話時會畸形的嘴巴、拙劣而心酸的努力墊起卻仍然凹陷的胸部,又是為什么呢?是在訴說什么嗎?演后談聽導演講,他不可能在一部電影里講清楚所有的social issues,但我還是覺得,愛不愛他筆下的角色,是不是有人性、有尊重的鏡頭,是可以透過角色的生命片段展示出來的??梢圆挥|及靈魂、聚焦于每一個社會問題,但用這樣的包裝角色的方式來達成所謂的inclusive從而便于隱性商業(yè)化,讓我為之難過且憤怒。
以及,主角性格以及轉變的不合理性。
開篇即阿邦替菜場老板做事,講好了五十只給三十,老板假裝沒看到他的手勢,他竟然默默走開。我看得目瞪口呆。我知道導演想要通過這個行為表達他的老實木訥、不善交際,但是作為在貧民窟這樣一個資源少得可憐的地方,他作為孤兒且殘障人士,還帶著一個撿來的弟弟,想要通過這樣任人欺壓忍氣吞聲地活下去,未免也太奇跡了。阿迪非法斂財被他發(fā)現之后,他揪著他的領子跟他比劃:你要做個好人。天吶,哥哥,樂山大佛請你來當。阿迪,就更是不知道從哪里說起了。作為本片的我敘述者,電影視角由他所見展開,我受夠了這種靠別人犧牲來實現自我成長的直男闖關故事了。他在外面開房約炮,他哥哥在菜場掙辛苦錢;他哥干一天體力活只吃面包,工友都看不下去了請他蘸咖喱,回了家還要給寶貝弟弟做飯,弟弟回家后看到煮好的雞蛋還溫情地笑。這是什么?雖然我揮霍你的血汗錢、不替你我未來考慮、對提供幫助的社工粗魯無禮、給你惹事生非,但我是個愛你的好弟弟?這還不算,當哥哥替他頂罪入獄,他立馬就改邪歸正,聽哥哥從前的話,做個好人,衣服上打架斗毆扯爛的地方都縫起來了,去律所找律師,面對中介傲慢的姿態(tài)卻蜷縮地像朵含羞草,頭都不敢抬一下,我請問呢?這是科幻片嗎?正常的邏輯不應該是:我不滿足現在的生活但我憤世嫉俗卻沒有出路只能擺爛,但我很珍惜我哥,他現在因為我入獄了,我唯一的支柱崩塌了,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弄到更多的錢救我哥出來,我可以鋌而走險不計代價;那個律師這么傲慢,他承諾了幫助我們卻一次次爽約,我的拳頭怎么忍得了,我唯一的、從小養(yǎng)我到大的哥哥在監(jiān)獄里生死未卜?。∵@種總是要通過在意自己的人的、耶穌基督式獻祭般的犧牲,然后立馬進行一個所謂“我后悔了,我應該聽你的,我知道你是為我好”的成長,沒想到還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大熒幕上看到。
最后,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不是洗白實施暴力的借口,大環(huán)境的艱難也不是你實施暴力的借口。
求求了,不要為了讓觀眾共情,就強行給角色安一個有創(chuàng)傷歷史的buff。這樣做不僅會讓整部影片拙劣而offensive,并且還在某種程度上trigger到且污名化那些真正有創(chuàng)傷的人。在影片中,阿迪第一次與佳恩見面,就表現出一種令人費解的粗魯野蠻,仿佛佳恩不是好心幫助他們的人,而是造成他創(chuàng)傷的罪魁禍首。佳恩上門來提供他父親的資料,他不愿意,完全可以將她趕出門去,結果他偏偏做出要強奸她的行為,不管是出于威脅還是真的被所謂“父親”這個詞trigger到了行為失控了,我在這個瞬間真的很絕望。對中文語境下的電影絕望。這些男導演想到的、最能威懾女性、最悲壯的方式就是男人的強暴,并且這個女性如果是一個正派人物,一定會不惜性命拼命抵抗。退一萬步講,此時的阿迪不是威脅佳恩,而是他真的ptsd行為失控,但這也不是他施暴過后、被共情甚至被原諒的理由。在此節(jié)點之后的一系列他的煽情和眼淚、他的所謂的改邪歸正,探監(jiān)的崩潰、律所的無助、試圖縫好的襯衣、給money姐捏腳,每一個導演精心安排的淚點都讓我覺得惡寒。我不否認人的善惡復雜性,但通過這樣的強行洗白到達讓觀眾共情他、共情哥倆之間的深厚感情,乃至共情大環(huán)境下艱難的移民群體的困境,我是不接受的。大環(huán)境固然艱難,結構性的惡確實無力抗衡,但請問誰不是在這同一個大環(huán)境下掙扎呢?阿邦在法師面前崩潰說自己沒有未來,那佳恩的未來,又有誰在意過呢?阿迪最后去找了他的父親,吞噬著佳恩的努力、侵占著她的未來的時候,是不是又會被解讀為“為了不讓她失望”?每次看這到這種情節(jié),都有一種我腦子被強奸了的感覺。什么好都讓男的占了,還獲得了許多的心疼和愛。
最后的最后,說了這么多但還有很多很多讓我覺得難受的點,妓院的抽煙的說要找人嫁了的女人擔心自己老了沒有出路,監(jiān)獄里無端說知道阿邦是好人的警官,以及那個緬甸女孩。不知道為什么,這部片子給我一種,套了一個immigrants且添加了lgbt tag的俗套商業(yè)大片,細細糾來,還有文化挪用的嫌疑。很久沒有電影讓我這么激動,洋洋灑灑地寫到凌晨三點還心跳飛快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它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
我在電影院哭得很崩潰。朋友問我在哭什么,我說,我覺得中文電影沒救了。
來自AppCopyright ? 2020-2025 tongyikuaizhen.com [天龍影院]